谭森 讲述 记者 谭举先 通讯员 向国大 整理
我住巴东县官渡口镇巫峡口村三组,今年60岁。说起这些年家庭的巨大变化,是因为走了家庭养殖的路子。
前些年,国家免了公粮,免了农业税。粮食年年丰收吃不完,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,我开始养猪。我用原有的积蓄,建起了两层300多平方米的砖混平房,把原来土木结构的四间瓦房改造成猪舍,喂养了30头仔猪,当年出栏多头,除去成本净赚4万多元。我用赚来的钱把3个儿子都送到驾校学习,用结余的钱购买了一辆价值3万元的农用车。我觉得喂猪很划算,于是继续走养生猪这条路来发家致富,扩大养殖规模。没想到,01年6月,遇到瘟疫,即将出栏的多头生猪白白丢掉了,还有17头仔猪也得了瘟疫,镇兽医站工作人员尽力抢救,救活了两头。残酷的打击下,我对养猪失去了信心。
03年,我调整了家里的生产结构,贷款3万元,二儿子买了辆面包车在城里跑客运,妻子在家喂了7头母猪,因为每头母猪可获50元财政补贴,猪仔好卖且风险小。我和小儿子大量种植玉米、小麦和苦荞,收获后,磨成面粉,再加工成包谷粑、麦子粑、荞麦粑到县城销售。连续3年下来,我每年纯收入均在4万元左右。这样,小儿子买上了面包车,家里添置了切草机、粉碎机。
07年初,妻子患了腿病,行走不方便,于是放弃了做粑粑的买卖。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个新名词“家庭养殖”。一家人商量后,决定养肉鸡。当年,我又改造了鸡舍,购买了500只小鸡。我吸取了养猪的教训,在养鸡的过程中,主动与当地兽医取得联系。在镇兽医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,我改进了鸡舍的通风、采光设备,定期对鸡舍,定期给鸡打预防针。村党支部书记也时常光顾我家,过问养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帮忙解决。由于有了领导的关怀、技术人员的指导,我心里感到踏实起来。年末,500只鸡成活478只。春节前夕平均都在2.5公斤以上,以每公斤元的价格全部销售一空,光肉鸡的收入有3万多元。
去年,我又把屋后几十亩荒山利用起来,放养了1000只野鸡,在屋前搭建了50多平方米的棚子喂养5只孔雀。现在,野鸡蛋以每个1元、野鸡每斤25元的价格销售还非常走俏。每天清晨,听到野鸡“咕咕”的叫声、孔雀的扑腾声,我充满无限乐趣。10多年的养殖生涯,我深深体会到:搞养殖,蛮干不行,离开当地领导的关怀不行,没有技术支撑更不行。 |